質控樣標準品通常是將已知量的待測樣品加入到特定的生物介質中配制而成。在實驗或檢測過程中,它就像一個明確的“標桿”,用于對比和驗證其他未知樣品的檢測結果。例如在藥物分析學領域,通過把準確量的藥物成分添加到合適的生物基質里形成質控樣,以此來考量整個藥物分析流程是否準確可靠。
同批次處理監控:當進行一批樣品的分析時,把質控樣與該批次的其他樣品一同進行處理和檢測。然后觀察質控樣的測定結果是否在其預先設定好的范圍內,如果結果符合預期,那么可以推斷這批樣品的檢測過程是在受控狀態下進行的,從而間接證明本批次樣品檢測結果具有較好的準確度;反之,則提示可能存在影響檢測結果準確性的因素,需要進一步排查。
評估實驗曲線準確度:在繪制標準曲線等操作時,引入質控樣并查看其對應的數據點是否落在規定的誤差范圍內。若數據處于合理區間,表明所建立的實驗曲線質量良好,能夠較為準確地反映待測物質濃度與信號響應之間的關系,進而保證基于此曲線得出的其他樣品定量分析結果的可信度。
質控樣標準品的使用注意事項:
1.避免直接使用標液作質控樣:不建議直接將標液用作質控樣,因為這可能削弱質控的準確性。推薦使用經過適當稀釋的標準樣品,其濃度值已包含稀釋誤差,不確定度更小。
2.仔細閱讀標準物質證書:使用者在使用標準物質前應仔細、、認真地閱讀標準物質證書,保證正確使用標準物質。證書中包含了關于標準物質的重要信息,如濃度、有效期、儲存條件等,必須嚴格遵守。
3.注意開封后的穩定性:標準品開封后穩定性可能縮短,但實驗室常忽略此點。應記錄開封日期,并在瓶身標注有效期(如說明書未明確,需通過穩定性實驗確定)。例如,某金屬離子標準品開封后3個月內使用,超期后重新校準或更換。
4.規范取用操作:同一批號的標準品或工作對照品必須使用完一瓶后再開啟另一瓶,已取出的標準品嚴禁再放回原瓶中;同一瓶工作標準品的開啟使用的次數不應超過規定次數,使用的時間也不應過長。此外,使用前從儲藏室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平衡至室溫,放置一定時間后稱量,避免由于溫度差導致的標準品吸潮;稱量完成后立即用塑膠蓋蓋好后用封口膜封好,按瓶標簽上的儲存條件放置。
5.考慮基質效應和定值方法的影響:有些廠商會給自己的標準品定一個定值范圍,這個定值范圍是由廠商聯合幾家使用同樣檢測系統的臨床用戶多次測定得出的均值。如果將該質控品應用于另一個檢測系統,由于方法學的不同,可能得出與廠商給出值有較大差異的值。此時不能認為該檢測系統的準確度不佳,因為不同檢測系統之間只有在檢測新鮮血清時才具可比性。
6.定期核查標準物質的準確性和精密度:可采用比較法(與新的標準物質比較、與有證標準物質比較)、質控樣品法、方法比較法等多種方法進行核查,以確保標準物質的質量可靠。